中央一号文件|攻关农业“芯片”!打赢种业翻身仗,主抓这5件事!
Created by 寿光 中国 in 2021/3/11 13:42:28
时间:2021.02.22 来源:中国蔬菜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种业首次单独成段表述,颇受市场关注。  

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打好种业翻身仗是今年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专家表示,加大种业创新是中国抢占国际种业科技制高点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现实需要。

亦忧亦喜的种子

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近年来,中国种子研发能力逐步增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但仍有部分作物依赖“洋种子”。去年黑龙江省海伦市向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了1万多亩辣椒,其中1700亩尖椒和近1000亩圆椒使用的是以色列种子。“国外种子虽然贵,但可采三茬,且外形好看、市场认可度高。”该合作社理事长高向秋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总体上,中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有保障,风险可控;但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比如资源保护利用不够,一些领域育种创新特别是基础原始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玉米、个别蔬菜品种等竞争力不强。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自给,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主粮中玉米育种相对薄弱,“洋种子”占有一定市场。专家表示,中国在培育玉米品种源头的种质资源或育种技术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

部分蔬菜种子对国外的依赖较严重。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蔬菜种子进口2.24亿美元,占进口额的一半以上。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研究员张慧说,比如西兰花等蔬菜,“洋种子”占比超过80%。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

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等多位专家认为,没有优良的种子,不仅粮食安全保证不了,农业安全也可能被别人扼住要害。种业的竞争关系到整个国家、整个农业产业的竞争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加快农业现代化,更迫切需要打种业翻身仗。

打赢种业“翻身仗”关键何在?

有关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表示,打赢种业翻身仗必须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种质资源原始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我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但目前完成资源精准鉴定的不到10%,在挖掘真正有用的基因方面,有待进一步努力。

——产学研深度融合有待进一步落实。科研人员缺少产业化推广的精力和能力,而种子企业普遍小而散,科研水平不高。“我们倡导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制,但目前资源、人才、资金等是向科研单位倾斜的。”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登安说。

——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如果这个工作没有到位,科研人员有后顾之忧,不愿与企业合作;而企业也不愿投入,担心遭遇侵权假冒。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尚未形成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组织体系。

种业首次单独成段,颇受市场关注

2月22日10时,国新办举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布会,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兼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介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张桃林在发布会上指出,中央一号文件对打好种业翻身仗做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必须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的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三保”要求,遵循种业创新发展规律,破卡点、补短板、强优势。概括起来,主要是五方面工作。

★一是种质资源要保起来。这是种业科技创新的源头。要抓紧开展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资源的调查收集,把这些基础性工作要做好。实施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评价,建好国家种质资源库,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目前中国农科院新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工作正抓紧推进。新的资源库今年建成后可保存150万份种质资源,保存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在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也将有显著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点攻克并建设高通量、规模化表型及基因型鉴定平台,发掘携带优异基因资源种质材料,定向改良创制高产、优质、抗逆、养分高效利用的新种质。

★二是自主创新要活起来。这是种业发展的关键。要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当前要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育种联合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特别是要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的建设。

生物工程技术是育种产业的一把利剑。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三是种业企业要强起来。这是种业科技,包括整个种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主体。要遴选一批优势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四是要把基地水平提起来。这是种源保障的基础。要发展现代化农作物制种基地,建好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和水产原良种场,健全良种供应应急保障体系。

★五是市场环境要优起来。这是种业创新的保障。净化种业市场,我想核心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严格品种管理和市场监管。

划重点!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1、一号文件是“任务书”也是“施工图”

同时,发布会上透露,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

唐仁健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包括5部分26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决不能,两个开好局起好步,一个全面加强”。

“两个决不能”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强调设立衔接过渡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明确要求“十四五”各省(区、市)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两个开好局起好步”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都要开好局起好步。农业现代化方面,突出部署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现代化方面,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部署一批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农村消费、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工程和行动。

“一个全面加强”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对健全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

唐仁健指出,文件既立足当前,突出年度性、时效性,部署好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是管今年的“任务书”;也兼顾长远,着眼“十四五”开局,突出战略性、方向性,明确“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因此它也是管5年的“施工图”。

2、保障粮食安全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唐仁健指出,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下一步,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

另外,确保规划要建成高标准农田,努力种植粮食。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尤其是把东北这个大粮仓保好、建好。下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坚持农业科技要自立自强,下决心打好种业翻身仗,用现代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来强化粮食安全的支撑。

唐仁健表示,要建立“两辅”的机制保障,“辅之以利、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就是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多得利,在政策手段上要坚持和完善农业的价格和补贴政策。“辅之以义”就是要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在粮食安全上的义务和责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都明确下一步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通过这些努力来确保各省(区、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能够保持稳定,有条件的还要不断提高。

print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