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梁山薹韭把村民留在家
Created by 寿光 中国 in 2019/3/29 13:27:57
时间:2019/3/28 来源:农村大众报 山东省梁山县韩岗镇焦庄村,是个只有218口人382亩地的小村。从2月份到10月底,每天都有来自省内外的10多辆大卡车来这里采购。吸引客商来的,是这里及周边的... 

多年摸索,抓住市场空档。

“我们村种韭菜30多年了,不过开始种的是菜韭。”2月28日,焦庄村村委会主任焦德素为记者介绍起村里发展韭菜的历史。1984年,焦德素和焦化民、焦亚民、焦立省等4位村民一起种了不到10亩韭菜。但效益时高时低,种植面积不稳定。2000年,焦化民第一个引进了薹韭——这种韭菜收割两刀后,从4月份就开始出薹,一直持续到10月底霜降前后。引进薹韭后,种植效益比较稳定,本村跟着种植的慢慢多了,到2013年,村里除了倒茬的土地,全种上了薹韭,加起来近300亩。

“自己村里的地不够了,我们就到别的村租地种。”焦德素说。焦庄村民到周围村租地种薹韭,这让邻村观望的村民开始加入种植的行列。2014年,韩岗镇薹韭种植面积扩展到五六百亩。随后几年,薹韭种植效益可观,一亩能挣万八元钱。高效益让薹韭如野火燎原,从韩岗镇迅速扩展到周边馆驿、徐集、黑虎庙及小安山等乡镇。到2017年,梁山全县薹韭种植面积超过万亩,达到11000亩,成为省内最大的薹韭种植县。

质量为先,政府和种植户齐心协力。

薹韭种植的飞速发展,让梁山县政府意外,同时也让他们惊喜。曾任县农业局生产安全科科长的谷峰,带着工作人员组织种植户集体培训,使用粘虫板、驱虫灯等物理手段驱虫,用生物农药治蛆,用有机肥种植。当地种植户积极性非常高。有次到济宁培训,本来全县选了33个村及合作社负责人参加,结果报名的种植户达到130多人,最后只好又临时雇了两辆大车。萝卜快了不洗泥,谷峰和各乡镇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因为这份担心,2017年全年在全县抽了700多个样,结果次次都达到了无公害标准。

产品质量的稳定,再加上当地人豪爽、守信的品质,2009年前后焦庄村开始有了固定上门的客商。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以焦庄、管庄两个村为中心,自发形成了七八个交易点。每天从傍晚到凌晨,车来车往,络绎不绝。采访当天,来自东营的客商马俊河说,自从四五年前通过朋友介绍来到焦庄村采购韭菜,就没再考虑过到其他地方去。

在家种薹韭,胜过外出务工。

稳定的销售渠道,保证了种植效益,让农户种薹韭越来越带劲。焦庄村村民焦兴春和妻子3年前开始种薹韭,现在村里种了10亩,在邻村张庄村租地种了10多亩。采访当天,焦兴春正用特制地排车从小拱棚里往外运韭菜,妻子丁月荣带着5位妇女收割。“一年少了能挣五六万元钱,多了10多万元。”焦兴春腼腆地说:“不想再出去打工了。”

种植薹韭的村民,自己不出去打工,还能为周围村民提供打工机会。当天,帮焦兴春割韭菜的吴翠萍来自馆驿镇东丁村。她说,自己每天能挣四五十元,几乎天天有活儿干。焦庄村有五六个村民,专门为客商装车,每年也有五六万元的收入。

薹韭从种植到收割、抽薹,再到装卸、运输、销售等,都需要人。这像一把无形的大手,拉住村民不再外出打工,也拉回不少人回乡创业——侯圣亮就是其中一个。

侯圣亮是韩岗镇王府庄村人,今年33岁,以前在济宁经商。去年,他回到家中,将管庄村西3亩多废弃的养殖场整平,注册成立了梁山大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一个标准化的蔬菜交易市场。市场去年8月份投入运营,现在每天交易量5万多公斤。

韩岗镇副镇长王殿军介绍,为更好引领当地农户规范发展,去年韩岗镇成立了韭菜种植协会,着手出台种植标准、申请区域公共品牌。梁山县把韭菜种植列入了乡村振兴三年规划,计划以韩岗镇为中心,建设万亩绿色韭菜产业园区,到2022年,建成功能齐全的韭菜交易市场,完善韭菜可追溯体系。

□记者快评 精耕和诚信让小农户跻身现代农业市场 农村大众报记者 魏新美

梁山薹韭能发展起来,绝非偶然。记者采访发现,让梁山薹韭能迅速发展、并且站稳市场脚跟的关键因素,不是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规模种植,而是精耕细作的劳动方式、诚信为本的做人原则和最大限度自然种植的模式。

一个人种地,不超过5亩。在焦庄及周围村,夫妻两个人在家种10亩薹韭,还需再常年雇一个人;如果种30亩,得雇四五个人。村里种韭菜超过百亩的只有一户,50亩以上的有30多户,其他大多种了20多亩。在村民们看来,种韭菜,从移栽到收割再到抽薹,就像绣花,多了,侍弄不过来,就会影响质量。

种植和销售,都诚信为本。当时韭菜的发展,都是亲戚发展亲戚,销售也是亲戚带亲戚。一个人的信誉,连带着上下游的所有亲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着当地人用心种植,诚信发展。在交易现场,记者与来自东营、泰安及辽宁的多位客商攀谈,他们对当地人的品质赞赏有加。在韭菜品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与梁山人合作。东营客商马俊河说,他贩菜去过20多个省份,发现梁山人实在、讲信用,并且对客户忠诚,所以,这四五年来,他没再考虑过到别的地方贩菜,并且也固定从村里同一个人手里买菜。

小拱棚与露天种植相结合,兼顾自然特色和生产效益。当地的薹韭种植,一般扣棚两个月,之后露天种植。和冬暖式大棚相比,成本低,三五万元就能扣棚生产;和完全露天种植比,效益高,清明前的两刀韭菜就能收回成本。再就是,在生产中,当地人改造了很多现代机械提高生产效益,最典型的就是将电动三轮车改装成地排车,使之能“钻”到不到一米高的小拱棚内使用。

也许,当地薹韭唯一与现代农业市场不相匹配的是,品牌影响力没有与种植面积一起发展起来。在采访中,记者为此感到遗憾,而当地大多人不以为意。记者还听说,有个外地来的客商,曾将批发价三四元的韭菜包装后卖到超市价格翻了两番。对此,当地人非常鄙视,不愿意再与之进行合作。在他们看来,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写的“人”字,才是真正的品牌。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提倡现代规模农业,但同样需要给予小农户充分的尊重和地位。因为,多年农耕种植的智慧,在现代农业竞争中,同样能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print




AAA